
公义的生活看起来就像与上帝的旨意和谐相处。上帝的旨意是让我们借着信仰彼此和睦相处,而不是不断地在宗教规则上互相评判。专注于宗教规则会导致谴责和分裂。
保罗指出彼此论断的错误;我们不是义和罪的真正审判者: “你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为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 ” (第10节)
我们在这里是为了彼此扶持。以下经文中有一个警告: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因为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审判台前。神是最终的权威。事实上,第11节引用了一个预言,详细说明了每个人终有一天都会意识到神的主权,并给予祂应有的赞美(以赛亚书45:23):
因为经上记着说,
“主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万膝必向我跪拜,
无不口称颂神(第 11 节) 。”
如果我们牢记,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生命向上帝负责,我们就能更好地彼此相待。即使信仰不同,无论哪一天比另一天好,或者某种食物对某个信徒有益还是有害,我们都应该怀着耐心和理解,彼此鼓励(罗马书 14:1-9)。我们应当避免以可能导致弟兄姊妹陷入罪中的方式运用我们的自由。
每个人终有一天都会被上帝审判(罗马书 2:6)。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论断他人习惯的次数,尽量彼此和睦相处。正如耶稣所教导的,当我们看到别人犯罪时,我们首先应该进行自我反省,并将罪从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根除(马太福音 7:3-5)。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3-4中说,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他不评判自己。然而,这并不能使他得到赦免,因为他必须为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向上帝交账。
这是保罗一贯的主题,即上帝的职责是审判世界和信徒,因此我们不应该在这方面篡夺他的权威。哥林多前书第 4 章紧接着保罗阐述基督的审判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经过火的审判,以试验它是否是持久的工作(哥林多前书 3:11-15)。
马太福音7:2告诉我们,在那伟大的事件中,用来审判我们的尺度之一,就是我们用来衡量他人的尺度。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评判他人,并要求他们遵守高标准,那么当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时,我们自己也就设定了这样的标准。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保罗坚持认为评判他人并不符合我们的最佳利益,相反,我们每个人都要向上帝交代自己的事(第 12 节) 。
值得注意的是,保罗是在严厉批判犹太“权威”的谬误教导的背景下表达的。保罗警告人们不要评判他人的观点。真理并非观点;保罗在这里并没有提及真理。评判他人的一般例外适用于那些教导错误或误导他人的人。
然而,即使就真理而言,保罗也把这个标准应用在自己身上。在严厉斥责那些试图误导罗马信徒的犹太“权威”之后,保罗断言:
“那么,我们比他们强吗?一点也不强,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不分犹太人,无论是希腊人,都是有罪的。”
(罗马书 3:9)
保罗坦然承认自己也是个罪人。世人都犯了罪,都需要神的恩典(罗马书3:23-24)。
圣经中其他劝诫我们要论断他人所结的果子的经文(例如马太福音7:15-20),也指论断教师和属灵权威,好让我们知道该跟随谁。在罗马书的这一章中,保罗的信息适用于上帝留给我们决定的事情。但上帝的话语并非意见问题。当人们被误导时,我们有责任介入并指出他们的错误。这也是为了假教师的益处,正如耶稣所说,凡误导祂儿女的人,“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马太福音18:6)。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