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使徒行传 21:27-32 含义

在使徒行传 21:27-32 中,保罗经历了圣灵预言的耶路撒冷的“捆锁与苦难”。

保罗在罗马的亚细亚行省传福音和建立教会多年后回到了耶路撒冷。来自马其顿、亚该亚和亚细亚行省的外邦信徒也加入了他的行列。保罗抵达耶路撒冷后,与耶稣同父异母的弟弟、耶路撒冷教会的首席长老雅各以及其他教会长老会面。

他们很高兴见到保罗,听到神在外邦人中所做的工作,他通过保罗和许多外邦人现在成为耶稣的信徒而行的奇迹。然而,雅各和长老们担心保罗在耶路撒冷的安全。许多信奉耶稣的犹太信徒仍然热衷于摩西律法,这意味着他们遵循并极其忠诚地维护它。这些热心的犹太信徒听到了对保罗的诽谤。

他们被教导的诽谤是,保罗教导犹太人不应该遵守摩西律法,不应该给孩子行割礼,不应该遵守犹太习俗。这不是事实。保罗、长老和使徒们都坚持认为外邦人没有义务遵守犹太律法,犹太人和外邦人只有通过信仰耶稣才能得救。但保罗并没有教导犹太人放弃摩西律法。

为了帮助揭穿这些狂热犹太信徒所听到的谎言,长老们建议保罗支付四名犹太男子拿细耳人誓言下的动物献祭费用。这将表明保罗不是摩西或犹太习俗的敌人。

誓言期即将结束。但这种和平策略对保罗在耶路撒冷的安全没有影响。圣灵曾多次告诉他,耶路撒冷有“捆锁与苦难”在等着他(使徒行传 20:23)。在这段经文中,保罗将被拘留,影响他接下来几年的生活以及使徒行传的其余部分。

保罗在圣殿里专心做自己的事情,这时敌人突然袭击他:那七天快完了,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看见保罗在圣殿里,就耸动了众人,下手拿他(第 27 节)。

保罗和他资助的人在圣殿里进行为期七天的净化仪式。七天即将结束,这也解释了保罗为什么会来到圣殿。他在这里履行誓言。而这里正是束缚和苦难降临的地方。

袭击保罗的人是来自亚洲的犹太人。保罗去耶路撒冷是为了庆祝五旬节(使徒行传 20:16)。五旬节(也称收获节或七七节)发生在大麦节结束和小麦节开始之时,正好是收获的中间。

传统上,这个节日是在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纪念日五十天后举行的,当时摩西登上西奈山并颁布了律法(出埃及记 34:29-34)。到了公元一世纪,五旬节也被用作庆祝颁布律法的场合。这也许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保罗会受到攻击,因为他被打上了律法的敌人的烙印,而宗教热情和坚持律法的动机正处于高涨状态。

来自罗马帝国各地的犹太人都会前往耶路撒冷庆祝五旬节。在公元一世纪,犹太人居住在中东和西方世界的各个角落。自从巴比伦流亡以来,犹太人已经分散并定居在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希腊、埃及和罗马等其他国家,这被称为“流散”(希腊语意为“散居”)。但这些流散的犹太人仍然坚持他们的民族和宗教身份,并会返回耶路撒冷庆祝他们的圣日和节日。

我们在耶稣升天后的五旬节期间看到了这一点:节日期间,有“天下各国虔诚的人”住在耶路撒冷(使徒行传 2:5)。使徒彼得的布道使三千名犹太人信仰基督(使徒行传 2:41)。在使徒行传 21 中,大约二十五年后的另一个五旬节,耶路撒冷城挤满了来自罗马世界各地的数千名犹太朝圣者。

这些来自亚细亚的犹太人来自罗马的亚细亚行省,该行省的首府是以弗所,保罗在那里住了两到三年,并在该地区建立了教堂(使徒行传 19:8-10)。罗马的亚细亚行省覆盖了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现代土耳其)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这些犹太人并不是雅各和长老们担心会给保罗带来麻烦的犹太人。雅各担心他的教会社区中热衷于律法的犹太信徒,这表明他们是当地的犹太人和耶稣的追随者(使徒行传 21:20-21)。

这些来自亚洲的犹太人很可能在保罗住在以弗所的几年里就认识他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能在城里的人群中认出他,以及为什么他们的反应如此迅速。他们可能属于保罗教导了三个月的犹太教堂,直到他遭到犹太人的敌视,这些犹太人变得“心硬不顺服,毁谤[耶稣的]道路”(使徒行传19:1-9)。现在,他们带着多年的怨恨在耶路撒冷见到保罗,可以对他做些什么了。

这些从亚细亚省来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在圣殿里看到保罗后,开始煽动人群,并下手拿保罗。他们可能觉得有胆量攻击保罗,因为他们在圣殿里,周围有一群虔诚的犹太人,他们可以煽动这些人采取行动。这似乎是一次有预谋的伏击,因为这些攻击保罗的犹太人几天前在城里见过他(第 29 节)。亚细亚犹太人下手抓住保罗,抓住他,不让他逃跑。他们开始向人群中的犹太人大喊,让他们帮忙抓住保罗,并最终协助杀死他(第 30 节),可能用石头砸死他。

他们呼喊:“以色列人哪,来帮助我们!这个人在各处向众人宣讲亵渎我们的人民、律法和这殿,并且他带着希腊人进殿,玷污了这圣地” (第 28 节)。

他们所召集的以色列人正是袭击发生时圣殿聚集的众多犹太人。他们开始煽动犹太人,大喊保罗的谎言,同时招呼民众帮助他们拘捕保罗,仿佛他们终于抓到一个臭名昭著的罪犯。

他们的指控是,他们抓到的这个保罗,就是那个到处向所有人宣扬反对我们人民、法律和这个地方的人。他们对保罗“罪过”的一般描述与狂热的犹太信徒听到的诽谤相同,即由于他的教导,保罗是犹太教、法律和圣殿的敌人(使徒行传 21:21)。

这是对保罗的一种普遍诽谤,多年来他一直忍受并否认,但它却一直困扰着他(参见保罗回答各种相关指控的经文-罗马书 3:7-8、31、6:1-2、7:7、11:1、11,加拉太书 3:19-24,哥林多前书 7:18-19)。

那些对保罗下手的亚细亚犹太人,基于他们毫无证据的假设,提出了最后的指控。他们似乎真的相信他们的假设(第 29 节),但无论如何,这都是谎言。他们对保罗提出的额外指控是,他违反了犹太人的一项严肃习俗:

此外,他甚至还带希腊人进入圣殿,玷污了这个圣地(第 28 节)。

禁止将非犹太人带入圣殿。耶路撒冷的圣殿分为多个层次。最神圣的区域是最里面的区域,但外院离至圣所越远,就越不神圣,也越不排外。信徒根据身份被允许进入圣殿的某些区域。

外邦人院位于最外层,是一个巨大的庭院,也是最不排外的,因为即使是外邦人-犹太人中的“外邦人”(利未记 19:33-34)-也允许在那里祈祷和敬拜。庭院的中央是圣殿本身。庭院内的圣殿建筑就像一条又长又高的走廊,被一系列庭院和房间隔开。 只有犹太人才被允许进入圣殿建筑本身。

圣殿的第一个部分是女院。这是圣殿里最里面的地方,只有洁净的犹太妇女才被允许进入。接下来是以色列院,只有洁净的犹太男信徒才被允许进入。再往前是祭司院,最后是圣殿,圣殿被分成圣所和至圣所,每年只有一名祭司在赎罪日才能进入一次。

因此,这些来自亚洲的犹太人指责保罗将一个外邦人带入圣殿建筑内的以色列法院。据称,保罗将希腊人带入这个专属区域,玷污了这个圣地。他使上帝的圣殿变得不洁和不洁净。

保罗的控告者以先前看见保罗和他的一位希腊朋友在一起为控告依据:因为他们先前看见以弗所人特罗非摩和保罗在城里,就以为保罗带他进了圣殿(第 29 节)。

他们可能从保罗在以弗所传道的岁月中认识以弗所人特罗非摩特罗非摩是保罗的同工和朋友团队中的一员,他们陪同保罗从马其顿返回以色列(使徒行传 20:4)。特罗非摩在保罗写给提摩太的一封信中也被提及,这封信是在这件事发生几年后写的,当时他病得太重,无法与保罗继续旅行,被留在罗马亚细亚行省的米利都城(提摩太后书 4:20)。

这些犹太人只是看到保罗和以弗所人特罗非摩在耶路撒冷行走,就猜想保罗一定也把特罗非摩带进圣殿的内院。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尤其是考虑到特罗非摩当时不在场。

保罗在这里遭到众人攻击,这一事实意味着这件事发生在外邦人院,即成千上万的人可以行走的外院,在那里出售祭祀的动物,兑换银钱的人在那里做生意(马太福音 21:12)。但保罗和他赞助誓言的四个人在一起(使徒行传 21:27);没有提到特罗非摩也在那里。指控是凭空捏造的(他们认为),但这足以让保罗的指控者和人群中本来就反对保罗的犹太人被煽动起来抓住保罗:

于是合城的人都激动起来,一齐涌上来,拿住保罗,拉他出殿,殿门立刻就关了(第 30 节)。

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反对保罗。对他的指控被视为犹太人所能做的最坏的事情之一,因为他向所有人宣扬反对犹太人、上帝赐予摩西的律法和上帝的圣殿。保罗被指控犯有各种叛国罪。因此,全城的人都被激怒反对保罗,人们聚集在一起……

路加描述说,整个耶路撒冷的人都向保罗扑来。他们抓住保罗,把他拖出圣殿,这是保罗即将遭受的“捆绑”的第一次震动(使徒行传 20:23)。保罗被拖出圣殿时,犹太人团结一致,行动迅速,一些犹太人立即关上了圣殿的门。

暴徒们并没有把保罗拖去受审。他们没有进行调查,也没有人试图核实保罗是否做错了什么或是否无辜。他们把他带走处死:当他们想要杀死他的时候,有人向罗马军团的指挥官报告说,整个耶路撒冷都陷入了混乱(第 31 节)。

暴徒们似乎正试图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杀死保罗。在过去的谋杀和处决中,这是在城门外进行的(利未记 24:14、约翰福音 19:16-17、希伯来书 13:12、使徒行传 7:58)。但是,他们(最终)杀死保罗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想尽快杀死他。也许他们打算把他带出城,避免罗马的干涉,但他们制造了如此大的骚动,一路上还辱骂保罗,最终引起了太多的关注,并被打断了。

路加写道,当他们试图杀死他时,混乱是如此严重,以至于有人(可能是一名士兵)向罗马军团的指挥官发送一份报告。报告称整个耶路撒冷都陷入了混乱指挥官和他的军团可能驻扎在安东尼亚堡垒中,该堡垒由大希律王在圣殿建筑群的西北角建造。

安东尼亚堡垒以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安东尼的名字命名,他是希律的政治盟友,并向希律提供士兵,帮助希律于公元前 37 年攻占耶路撒冷。堡垒通过人行道与圣殿相连,可快速到达。报告如此迅速地传到指挥官手中是有道理的,这为保罗在被暴徒殴打致死之前提供了营救时间,因为看起来暴徒并没有把保罗带到离圣殿大门很远的地方(第 30 节)。

这要求罗马军团的指挥官立即作出反应。虽然译为指挥官,但希腊语中的实际单词是“千夫长”,指拥有一千名士兵权力的人。在使徒行传 23:26 中,我们将了解到这位指挥官的名字是克劳迪乌斯·吕西亚。千夫长的工作是维护耶路撒冷的和平。罗马军团是由数百名士兵组成的军事单位。这个军团驻扎在犹大,以镇压起义并防止内乱。

虽然罗马允许犹太人保持其宗教和文化特征,但帝国的目光始终在注视着他们。士兵在街上巡逻。公元一世纪,犹地亚发生了许多不同的小规模叛乱和冲突,其中大多数都涉及狂热分子。

十二使徒中有一位是正式的狂热分子(路加福音 6:15)。从门徒的态度,我们可以推断出来自加利利地区的十一位门徒是狂热分子的同情者。狂热分子的一个主要据点位于加利利海附近的加姆拉。当这支队伍的指挥官拘留保罗后,他会误以为他是最近煽动恐怖袭击的著名罪犯。

收到整个耶路撒冷城陷入混乱的报告后,指挥官召集了一部分士兵,前往战事发生的地方:

他立刻带着几个士兵和百夫长跑到他们那里;他们一看见千夫长和士兵,就不再打保罗了(第 32 节)。

指挥官立即采取行动,毫不犹豫。他不仅带了一些士兵,还带了一些百夫长百夫长是负责管理自己一百人部队的队长。

一大群罗马士兵,连同他们的队长和整个队伍的指挥官,跑向人群。当攻击保罗的犹太人看到指挥官和士兵时,他们停止殴打保罗。既然城里真正的权威罗马人已经到来,继续试图杀死他们的囚犯将是愚蠢的。尽管犹太人想取保罗的命,但他们不想因杀了罗马人不批准的人而被逮捕或处决。犹太人根本不应该执行死刑;只有罗马才有这种合法权力(约翰福音 18:31)。

他们殴打保罗这一事实暗示他们已经在试图杀死他。或者,他们可能先虐待保罗,然后在城外用石头砸死他,以此发泄对保罗的仇恨。无论他们的意图是什么,他们都希望保罗在那天死去。但是罗马人来了,如果敌视保罗的犹太人想看到他死去,他们就必须通过罗马程序,由罗马人动手,就像发生在耶稣身上的那样。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 21:15-26 ?? ← Prior Section
???? 21:33-40 ?? Next Section →
???? 1:1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