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但以理书 11:20-28 含义

在但以理书11:20-28中,天使向但以理讲述了安条克三世死后的后果(“他必失足仆倒,归于无有-但以理书11:19”),但以理的异象中又引入了塞琉古王朝的另一位统治者。历史告诉我们,公元前187年安条克三世去世后,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塞琉古四世·菲洛帕托。根据预言,届时将有一位兴起,取而代之,将压迫者穿过他王国的瑰宝;然而,几天之内,他将被摧毁,尽管并非因愤怒或战争(第20节)。

塞琉古四世派遣了一位压迫者(第20节),拼命地向罗马支付巨额的保护贿赂,这些贿赂是他父亲战败后强加给他的。 “王国珍宝” (第20节)一词暗示,这位压迫者(通常被认为是赫利奥多罗斯)被派去向最富裕的省份征收巨额税赋,其中包括“美地” (以色列)。他将被摧毁(第20节)的说法与史料记载相符,史料表明塞琉古四世的统治突然终结-公元前175年,他被毒杀身亡,并非死于愤怒或战争(第20节),而是死于宫廷内部阴谋。

如此迅速的更替再次凸显了塞琉古宫廷动荡的气氛。强大的统治者和他们压迫性的税收政策都逃不过上帝的监察;他们看似权倾一时,却转眼间就被废黜。上帝在整本圣经中都警告说,那些为了世俗利益而剥削人民的骄傲统治者将很快面临责任(哈巴谷书2:6-8)。即使是最强大的国王也必须考虑上帝的时间表。如同之前的安条克三世一样,塞琉古四世发现,无论多少财富或狡猾的手段,都无法使一个王国免受上帝主权的裁决。

对于信徒来说,这段记载也提醒我们,上帝并非对剥削漠不关心。虽然祂国度的珍宝(第20节)是塞琉古王国最珍贵的地区(包括犹大),但它也因其涵盖了圣约之地而弥足珍贵。尽管那里的人民常常饱受沉重的赋税和外国统治者的干涉之苦,但主仍会继续祂对以色列的宏大计划。正如我们在但以理书中反复看到的那样,任何压迫性的阴谋都无法阻挠上帝最终的救赎计划。

塞琉古四世短暂的统治结束后,将会出现一个卑鄙的人接替他,他没有被授予王权,而是在太平盛世时,用阴谋夺取王国(第21节)。这个卑鄙的人(第21节)就是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斯,他是但以理书8章9-12节中描述的关键人物。他从来都不是合法的继承人,因为王位应该传给塞琉古四世的儿子。但他通过操纵内部混乱和贿赂有影响力的支持者,用阴谋夺取了王国(第21节)。正如预言所说,安条克四世凭借狡猾的手段而不是公开的战争,于公元前175年左右成为塞琉古国王。

“王位的荣耀尚未授予” (第21节)这句话强调了他的登基缺乏法律基础。他是一个篡位者,利用了宫廷政治的动荡。塞琉古帝国充斥着暗杀和政局突变。安条克四世的崛起恰好契合了这种动荡的环境。虽然他自称“伊皮法尼” (Epiphanes,意为“上帝的显现”),但他注定要接受神圣的审判(但以理书8:25)。

但以理的天使使者继续说道: “那泛滥的军队必在他面前被淹没,被击溃,立约的君也必如此。”(第22节)安条克四世登基后,迅速发挥其威力,粉碎一切反对他的人。那泛滥的军队(第22节)令人联想到他的军队如洪水般淹没敌人。世俗历史学家证实了他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处理托勒密王朝残余势力和内部叛乱方面。

“以及盟约的君” (第22节)这个短语很可能指的是与安条克四世达成协议的高级官员或领袖,也可能暗指埃及国王托勒密六世(有时被描述为在胁迫下与安条克结盟的“盟约”国王)。安条克四世曾与安条克商定盟约,但当他的野心得到满足时,他就会背叛盟约。这位盟约的君最终被洪水淹没(第22节)-要么在政治上被削弱,要么在军事上被击败-这表明与暴君结盟往往会导致毁灭。

对上帝的子民来说,提到圣约本身就带有令人警醒的意味。在安条克四世统治时期,许多犹太精英为了博取好感,与希腊化政策妥协。然而,正如预言所暗示的,那些信靠安条克承诺的人,却发现他是个卑鄙无耻之徒(21节),毫不犹豫地背叛他们。从属灵角度来看,这警示我们,与世俗的权势捆绑,而不是寻求上帝所赐予的坚固之约,是多么愚昧(哥林多后书6:14-16)。

我们接着读到,与他结盟之后,他必行诡计,率领少数人上去,得势(23节)。安条克四世的标志是阴谋诡计(21节)和欺骗(23节)。即使在结盟时-例如与有影响力的犹太领袖签订条约,或与埃及谈判-他也始终将自己的野心置于首位。他常常利用任何协议进行内部渗透和颠覆。他的征服往往以最小的兵力开始,依靠突袭或当地合作者,在反对派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之前就将他扶植上台。

塞琉古王朝充斥着背叛与反背叛。安条克四世正是凭借着这种背叛而蓬勃发展,他利用一小股忠诚的雇佣兵和顾问(第23节)来巩固统治。这与历史上关于安条克最初如何以较少的兵力推进,依靠狡猾的手段战胜大军的轶事相符。一旦建立,他便通过恐吓手段扩张疆土。

从圣经的角度来看, “他要行诡诈”这句话是一个警告:诡诈是受撒但影响之人的主要武器(约翰福音8:44)。安条克四世凭借诡计获得成功,凸显了属灵争战常常隐藏在政治野心的背后。使徒保罗后来写道“魔鬼的诡计”(以弗所书6:11),指出操纵手段不仅仅是历史的注脚,而且仍然是追随上帝真理之人的主要威胁。

继续预言,但以理听到:在平静的时代,他将进入这个王国最富饶的地区,他将完成他祖先从未做过的事情......他将在他们之间分配掠夺物、战利品和财产,他将设计攻击堡垒的计划,但这只是暂时的(第 24 节)。

古代记载证实,安条克四世在和平时期发动了出其不意的军事行动(第24节),令对手措手不及。他占领了国内最富饶的地区,利用财富来讨好支持者,并慷慨地赠送丰厚的礼物-掠夺物、战利品和财物(第24节),以赢得他们的忠诚。

这种方法不同于早期塞琉古王朝或托勒密王朝的君主,他们通常更依赖稳固的贵族网络。安条克通过重新分配财富,赢得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完成了他祖先从未做到的事情(24节),这种策略令人想起历史上那些不择手段的领导人如何用金钱购买政治权力。然而,经文明确指出,这些收益只是暂时的(24节);任何建立在腐败和贿赂基础上的帝国都无法稳固地建立起来。

对以色列来说,这短暂的平静似乎让人得以从持续不断的战争中解脱出来,但很快便会迎来更大的麻烦。无论暴君最初表现得多么慷慨或魅力非凡,腐败的根基终将结出毁灭性的果实。上帝的话语教导我们,真正的和平之福源于公义,而非贿赂或抢劫(诗篇37:10-11)。

先知接下来得知,他将鼓起勇气,率领大军攻打南方王(第25节)。正如历史记载,安条克四世再次对埃及发动攻势。南方王(第25节)指的是托勒密六世,他最初在塞琉古帝国屡次入侵后与安条克对峙。安条克鼓起勇气,率领一支强大的军队进一步推进托勒密的领土。

希腊化时代的军事战役通常以庞大的步兵和骑兵为特色,有时还会伴有战象。庞大的军队(第25节)足以使许多城邦相形见绌,凸显了统一的塞琉古军队的威力。然而,但以理书中的预言表明,这些强大的军团并不能保证永久的胜利。相反,他们的行动是出于上帝的许可,只有上帝才能决定他们成功的界限(但以理书2:21)。

即使冲突不断升级,犹大的圣约子民仍然深陷两大敌对势力的夹击。许多犹太人试图结盟求生。然而,但以理反复强调的教训是,人间的联盟可能会失败,而对上帝主权的信靠却永存。安条克势不可挡的南进预示着犹大未来将遭受压迫,最终导致了马加比起义(公元前167-160年)。

第26节揭示:凡吃他佳肴的人必将他毁灭,他的军队必被淹没,许多人必被杀(26节)。在托勒密王朝的宫廷中,那些吃他佳肴的人(26节)-国王的顾问-暗中背叛了他。在埃及的权力圈中,宫廷阴谋和摇摆不定的盟友猖獗,安条克四世得以利用高层的纷争。这次背叛导致他的军队(托勒密军队)溃败,伤亡惨重。

此类阴谋与之前的经文相呼应,但以理在其中指出,反复的背叛和欺骗塑造了整个希腊化时期。教训是,无论多少外部的防御工事都无法抵挡内部的背叛。圣经反复提醒我们,破坏性的阴谋往往源于最亲密的密友(诗篇41:9)。

最后,预言谈到了外交手腕:至于那两个王,他们心怀恶念,同桌彼此说谎……却不会成功,因为末日到了预定的时候才来到(第27节)。这两位王(第27节)分别是安条克四世和托勒密六世,他们在最初的敌对状态之后坐下来谈判。双方都用虚假的承诺,希望从中获利。事实上,古代记录显示,双方经常撕毁条约,结成从未真正履行过的同盟。

然而,圣经明确指出,这不会成功。任何建立在欺骗之上的计划,无论多么狡猾,都无法阻止神的主权。这些被迫达成的协议常常会破裂,再次表明末日仍未在指定的时间到来(第27节)。虽然安条克四世和托勒密六世相信他们掌握着国家命运的钥匙,但最终掌控结果的却是上帝,而弥赛亚的到来,在上帝的救赎时间表上,仍需几个世纪才能实现(加拉太书4:4)。

天使信使在本节的结尾说道: “他必带着许多掠物归回故土;他的心却背叛圣约,他必采取行动,然后返回故土” (第28节)。安条克四世掠夺了财富或贡品后,带着许多掠物归回(第28节),炫耀他的战利品。但至关重要的是,他的心却背叛圣约(第28节),这表明他在归途中对犹太教施加了迫害和亵渎。历史资料(《马加比书》上下)记载了安条克如何扰乱圣殿的仪式,夺取圣物,并在耶路撒冷制造暴力。

他将采取行动” (第28节)这句话表明,安条克四世的压迫措施加剧了犹大的紧张局势。这场压迫为公元前167年的马加比起义埋下了伏笔。当时,虔诚的犹太人抵制了希腊化时代的法令,这些法令禁止了他们圣约和信仰的核心实践。安条克对犹太崇拜的侵略确实是一个转折点,预示着他后来将要对圣殿施行的“行毁坏可憎之事”(但以理书11:31)。

安条克四世虽然权势显赫,但他的故事最终不过是圣经宏伟蓝图中又一个陨落的暴君,预示着最终的君王,他的圣约祝福永不被践踏(以赛亚书9:6-7)。真正的圣约忠诚与这位君王的背叛形成鲜明对比,激励当时和现在的读者紧紧抓住上帝的应许,而不是惧怕昙花一现的帝国的暴力。

????11:14-19 ?? ← Prior Section
???? 11:29-35 ?? Next Section →
???? 1:1-3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