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但以理书 11:40-45 含义

在但以理书11:40-45中,天使使者的预言如今走向了一个戏剧性的结局,描述了最终的冲突,这些冲突取决于北方王南方王。许多学者认为,这些经文从塞琉古和托勒密王国的历史背景转向了最终的末世场景。有些人认为这些经文与以西结书38-39章相呼应,在神圣的审判之前,敌对势力聚集起来对抗上帝的子民。无论如何理解,其核心信息依然清晰:尽管世界动荡不安,上帝仍然掌管历史,确保他的旨意得以实现(箴言19:21)。

当但以理听闻末世南方王必与他相会北方王必用车辆、马兵和许多战船来攻击他(第40节)时,这意象唤起了大规模的军事动员。历史上,南方王有时指的是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约公元前305-30年)。然而,由于这节经文指向末世,许多人将其解读为一场末世冲突,涉及以南方为象征的联盟或同盟。北方王同样成为来自另一个领域的人物或联盟,决心挑战或击败南方强国。无论是字面意义还是象征意义,战车、马兵和许多战船的规模(第40节)都象征着陆海空三军的强大力量。

圣经特别提到“末时” (第40节),将这些事件与弥赛亚复临前人类反叛的最后阶段联系起来。一些学者将其与被称为“大灾难”(马太福音24:21)的时期联系起来,届时世界各地的政治力量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生冲突。经文强调了全球紧张局势-各国陷入战争,联盟破裂。这与耶稣在历史奔向顶峰之际所说的“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马太福音24:7)相呼应。

然而,这节经文也肯定了所有这些纷争都在上帝主权的监督之下展开。虽然北方王进入列国,淹没并经过(40节),但最终的结果乃是耶和华所命定的。任何人类的统治者,无论其军队多么庞大,都无法阻挠神的计划。对于信徒来说,这既是对地缘政治权力的警告,也是对上帝救赎时间表仍在按计划进行的安慰(以赛亚书46:10)。

预言继续说,祂还将进入那荣美之地,许多国家将沦陷;但这些国家必从祂的手中被救出来:以东、摩押和亚扪人的首领(第41节)。荣美之地指的是以色列,其地理位置位于古代帝国的交汇处。长期以来,控制这片“应许之地”(创世记12:7)一直是征服者统治者的战略和象征性目标。预言表明,在最后的冲突中,以色列将再次成为焦点,入侵者将席卷而来,推翻列国。

从地理上讲,以东、摩押和亚扪人的首领(第41节)指的是死海以东和东南的地区,也就是今天的约旦河。历史上,这些地区居住着以东人、摩押人和亚扪人,这些民族经常与以色列人发生冲突(参见《民数记》20-21章)。值得注意的是,第41节提到他们将从以色列人的手中被拯救出来。这意味着即使入侵者占领了邻近的土地,这些地区仍将受到独特的神圣保护或政治安排的庇护。虽然解经家们对确切的机制存在争议,但经文强调,未经上帝的允许,任何领土都不能被宣称。

进入那片荣美之地(第41节)也为末世的进一步戏剧性事件奠定了基础,这与但以理更广泛的主题相呼应:上帝的子民面临苦难,但最终却得蒙拯救。耶稣在谈到犹大地的事件时提到了“行毁坏可憎的”(马太福音24:15,但以理书11:31),表明圣地在历史的最后篇章中仍占据中心地位。

接下来,但以理的异象写道: “那时,他必伸手攻击列国,埃及地也不得脱离。”(第42节)经文将焦点转回南方,暗示南方王埃及将落入这个北方侵略者的统治之下。这预言与早期埃及领土屡屡受到亚述、巴比伦或波斯等列强的侵扰相呼应。然而,此处的措辞暗示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征服势头,几乎没有任何退路。

从历史时间线来看,埃及在托勒密王朝统治下,从公元前31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左右,一直是强大的超级大国,最终被罗马吞并。从未来视角来看,第42节经文象征着埃及新的战略意义。无论指的是实际的占领还是象征性的征服,这句预言都表明,即使是曾经强大的国家也无法在最后的冲突浪潮中幸存下来。它警告说,当这场全球动荡加剧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坚不可摧(希伯来书12:26-27)。

预言继续说道: “他必把金银宝藏和埃及各样的宝物都夺过来。利比亚人和古实人必追随他。”(第43节)这节经文描绘了胜利者夺取巨额财富-金银宝藏(第43节)-代表着战利品或贡品。历史上,埃及自法老时代以来就以积累的巨额财富而闻名。即使在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公元前305-30年),尼罗河的肥沃和贸易路线也使埃及成为外国势力追逐的宝库。

提到利比亚人和埃塞俄比亚人(第43节)表明这些事件恰好发生在北非和东北非。利比亚位于埃及西部地中海沿岸,而古埃塞俄比亚(古实)则涵盖埃及南部的土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苏丹和埃塞俄比亚。这两个地区在历史上都与埃及断断续续地结盟或冲突。他们紧随其后(第43节)表明他们在政治上屈服或与征服势力结盟。在最终的场景中,北方王的统治范围扩展到多个非洲地区。

从属灵角度来看,掌控财富和联盟(第43节)再次强调了世俗权力的短暂性。尽管这位君王看似势不可挡,但圣经一再表明,财富并不能确保一个持久的王国(诗篇49:10-12)。最终,经文预言了这股势不可挡的力量与上帝不可动摇的主权之间的对抗。正如但以理先前关于庞大帝国的异象(但以理书2章)一样,这位新的暴君最终将面临神圣的审判,这提醒读者,只有上帝的国才能永恒长存(但以理书2:44)。

这节经文接着解释道: “但从东方和北方来的风声必扰乱他,他就必大发烈怒出去,毁坏灭绝许多人” (第44节)。这表明,尽管这位君王征服了无数敌人,但他仍然容易受到新的威胁。这些风声可能是情报报告,指叛乱或新的反抗他的联盟正在形成。经文特别提到了东方北方,这甚至可能指的是他疆域以外的地区-可能是亚洲崛起的势力,也可能是极北地区再次出现的反抗。

国王的回应-大怒之下要毁灭和消灭许多人(第44节)-凸显了这场最终冲突所展现的肆无忌惮的暴力。历史上,从尼布甲尼撒(公元前605-562年)到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年)的征服者,在面临叛乱或外来干涉的威胁时,都发动了残酷的战争。然而,对末世愤怒的强调表明其强度远超以往任何时期,这与耶稣所说的“自从世界的起头以来,没有这样的大灾难”(马太福音24:21)相符。

《启示录》呼应了这一现实,描述了基督复临前最后的日子里,全球冲突将如何加剧(启示录16:14-16)。因此,信徒信靠的不是世上的统治者,而是和平之君(以赛亚书9:6-7),他的国度是藉着公义建立的,而非毁灭(马太福音5:9)。

最后,祂必在海和美丽的圣山之间支搭祂的帐幕;然而到了他的结局,必无人能帮助祂(45节)。在海之间支搭祂的帐幕(45节)可能指的是地中海和死海之间的战略要地,将君王的总部设在耶路撒冷附近。耶路撒冷常被称为圣山,因为它位于摩利亚山或锡安山之巅(诗篇87:1,以赛亚书11:9,以西结书20:40)。正如历史上的征服者将耶路撒冷作为集结地一样,这位最后的对手似乎也占领了以色列的中心地带,以巩固其统治。

然而,预言以一个令人震惊的垮台结束:他的结局将无人能帮助他(第45节)。尽管拥有压倒性的军队和巨大的财富,这位君王的命运却由上帝决定。与但以理先前的异象相呼应,没有人能给予他最后一击-圣经常常将上帝描绘成制止傲慢之人的那位(约伯记12:19-21)。经文简洁地描述了他的毁灭,强调了尽管他的崛起是戏剧性的,但他的垮台却是突然且不可逆转的。

这最后一节经文与圣经一贯的教导完美契合:骄傲的统治者,即使身居权力巅峰,也无法逃脱神圣的正义。它也预示了但以理书第12章的后续预言,这些预言描述了上帝子民的最终拯救和义人的复活。在新约中,耶稣的再来巩固了这一主题:“主必用口中的气杀戮(不法之人)。”(帖撒罗尼迦后书2:8)无论人类的暴政多么强大,在万王之王面前都会戛然而止(启示录19:15-16)。因此,对于信徒来说,但以理书11:40-45既是对末世动乱的严肃警告,也是对邪恶胜利只是暂时的胜利保证。

???? 11:36-39 ?? ← Prior Section
???? 12:1-4 ?? Next Section →
???? 1:1-3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