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斯拉记 10:16-17 开篇写道:被掳的人就这样行了。祭司以斯拉按着各支派,拣选了各支派的族长,一一按名提名。于是他们在十月初一日聚集,要查考这事(第 16 节)。以斯拉从波斯统治下的巴比伦囚禁之地回到耶路撒冷。作为一名祭司和律法教师,他深切关注如何恢复那些已定居耶路撒冷的百姓的圣洁。他研究混合婚姻问题的第一步是采取一种谨慎而有条理的方法:选出被认可的家族领袖,每个领袖在社区中都为人熟知和尊重。这些领袖在一个特定的预定时间-十月初一日-聚集在一起,开始调查。耶路撒冷,犹大古代的敬拜中心,已被归回的被掳者部分重建,但仍需要大量的组织和更新才能像圣殿和城墙被毁之前那样正常运作。
经文继续写道: “到正月初一日,他们就查验了所有娶外邦女子为妻的男子” (第17节)。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斯拉所指派的团队致力于系统地处理与圣约条款相冲突的婚姻。到了正月初一,也就是以色列宗教历法的开始,他们就完成了彻底的审查。所花的时间表明了事态的严重性-这不是一个仓促的决定,而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呼吁人们悔改,并制定明确的恢复步骤。
以斯拉对这一微妙局面的谨慎处理,凸显了圣经教导的核心原则:真正的悔改既包括认识到过错,也包括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参见雅各书2:17)。通过确保家庭领袖(而非单一权威人物)参与,以斯拉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问责制。这种遵守上帝诫命的承诺,与后来使徒们的教导相呼应,他们敦促信徒远离那些妨碍他们与主同行的行为(哥林多后书6:14-17)。
在以斯拉记10:16-17中,百姓在以斯拉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彰显了集体责任和敬业领导的重要性。耶路撒冷在经历多年的流放之后,如今已恢复生机,如此大规模的改革反映了民众渴望以神的指引为生活中心的愿望。这样的合作为属灵复兴铺平了道路,使流放者作为耶和华子民的身份得以在列国中得到更新和确立。
我们也看到上帝慈悲之手的运行:领袖、祭司和被掳之民顺服合作,表明即使经历了囚禁和苦难,人们也能回归与上帝的圣约关系。这一刻,他们回归了那使以色列人分别出来,并为未来的灵性发展奠定基础的道德体系。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挑战,有时甚至充满痛苦,却反映出他们坚定的决心,要恢复曾经失去的一切,并重新委身于主的旨意。
此外,以斯拉在本章中的角色也预示着信仰群体中持续需要坚定而富有同情心的领导力。虽然这些经文没有直接提到耶稣,但它们强调了新约中类似的呼吁,即呼吁信徒离弃罪恶,并通过基督的牺牲之工接受新的圣约(希伯来书9:14-15)。与以斯拉一样,基督教会众中的属灵领袖也肩负着营造一个可以认罪与和解的环境的使命,使信徒能够在上帝面前保持合一和圣洁。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