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斯拉记10:9-15中,我们看到了聚集在耶路撒冷的归回者:于是犹大和便雅悯人三天之内都聚集在耶路撒冷。那时正是九月二十日,众百姓都坐在神殿前的广场上,因这事和大雨就战兢(第9节)。这次聚集发生在犹大地的中心地带,耶路撒冷的所在地-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意义重大,是以色列的首都和神殿的所在地。他们的战兢既表明了对神即将到来的审判的敬畏,也表明了恶劣天气带来的不适。这也表明了情况的严峻性,因为尽管条件艰苦,人们仍然愿意前来。
经文中提到九月(基斯流月,通常指十一月/十二月),暗示着雨季的到来,这为他们的紧迫感增添了生动的自然背景。经文中提到犹大和便雅悯人,强调他们是波斯帝国批准流放归来的核心支派。这些事件大多发生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大约与以斯拉抵达耶路撒冷(公元前458年)的时间相符。以斯拉行事秉承波斯国王的权威,但主要遵循上帝通过摩西传授的律法。
接下来,经文聚焦于以斯拉对百姓的信息:祭司以斯拉站起来,对他们说:“你们娶了外邦女子为妻,犯了不忠的罪,加重了以色列人的罪孽。”(第10节)作为亚伦家系的祭司,以斯拉拥有属灵和家谱方面的权威,可以就忠于上帝圣约的问题向会众讲话。以斯拉将这些婚姻定性为不忠的行为,揭露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违规行为:百姓冒着接受外邦偶像崇拜、背弃耶和华的风险。
与异教国家的通婚导致了属灵的妥协(例如,列王纪上11:1-8中所罗门的败落)。以斯拉的斥责强调了群体纯洁的重要性,这一原则与圣经中呼吁悔改的呼声相呼应(使徒行传2:38)。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涉及到上帝子民必须遵守的圣约关系。他们的行为再次点燃了以色列人的罪恶感,威胁到耶路撒冷重建真正敬拜的进程。
以斯拉随后提供了清晰的前进方向: “现在你们应当向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认罪,遵行他的旨意,离绝这地的民和外邦女子(11节)。在这里,遵行神的旨意意味着承认罪,在神面前认罪,并再次遵行他的诫命。这种离弃关乎属灵的正直,以及在神立约的子民中恢复圣洁。
“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这句话,令人联想到神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之间长久以来的关系。它呼应了神始终是那位信实守约的神,祂曾拯救祂的子民脱离过往的试炼。如今,他们需要归向祂,正如祂曾多次劝勉他们的那样(以西结书18:30-31)。唯有顺服祂的旨意,才能终止群体中持续不断的罪孽,并确保未来的祝福而非审判。
接下来是会众的反应:全会众都大声回答说:“是的!既然你所说,我们也当如此行” (12节)。这种集体的回应彰显了民众的团结。他们承认以斯拉的权柄,也认识到悔改顺服的命令的紧迫性。他们齐声赞同,表明他们团结一致,要纠正娶外邦女子为妻的错误行为。
这种集体的肯定告诉我们,灵性复兴往往需要集体的决心。这些经历了流放、刚刚返回家园的人们,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他们团结起来,承认自己的责任,带来了悔改的希望,为未来的复兴和祝福铺平了道路。
然而,后勤方面的挑战也随之浮现: “只是人多,又正值雨季,我们不能站在露天。这事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完的,因为我们在这事上犯了大罪(13节)。人数众多,再加上恶劣的天气,一次性处理所有通婚案件根本不可行。事实上,会众认识到他们罪孽的严重性,以及他们无力迅速解决。
这凸显了真正的悔改和修复是一个过程。虽然忏悔需要立即进行,但实际操作有时需要谨慎的步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建议采取一种更有序、更全面的处理方式-但他们也承认过错是严重的,这凸显了他们计划纠正问题的诚意。
提出了一个系统性计划:让我们的领袖代表全体会众,并让我们城里所有娶了外邦女子的人,按时与各城的长老和审判官一同前来,直到我们上帝因这事所发的烈怒转离我们为止(第14节)。该计划将监督权委托给地方当局,由他们来管理离婚程序。每个城市及其指定的领袖将负责调查,从而确保每个婚姻情况都得到个别关注。
从更广阔的圣经视角来看,这种有序且周到的补救措施,呼应了贯穿圣经始终的正确问责原则(马太福音18:15-17)。上帝的圣洁岌岌可危,社区领导层提出了一个结构化的框架来应对每个家庭的处境。最终目标是避免上帝的烈怒,恢复他们在上帝面前的正确地位。
以斯拉记10:9-15最后指出了异议:只有亚撒黑的儿子约拿单和提瓦的儿子雅谢反对,而米书兰和利未人沙比太则支持他们(第15节)。他们的反对或许反映了他们对执行力度或执行方法的担忧。然而,这少数反对者并没有阻止更广泛的民众推进该计划。
如此不同的观点表明,即使在上帝的子民中,达成一致意见也并非易事。米书兰和利未人沙比太的提及表明,肩负祭司职责的利未人也参与了支持反对派。尽管如此,全体会众仍然在以斯拉的指导下行事,强调将上帝的诫命置于个人观点之上的必要性。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