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归来的流亡者回到应许之地时,经文宣告: “祭司、利未人、百姓、歌唱的、守门的、殿役,都各住在自己的城里;以色列众人也各住在自己的城里。”(以斯拉记 2:70)这节经文的结尾表明,群体中所有社会和属灵的角色都已恢复原状。祭司和利未人回归故土,象征着以色列人对敬拜上帝的奉献;歌唱的、守门的则强调了圣殿侍奉的制度化。由此推论,整个国家-从宗教领袖到普通民众-都回到了自己的城市,这进一步表明,上帝的复兴不仅包括属灵生活,也包括日常生活。
在这个时期(约公元前538年至515年),这些被掳之人正从波斯帝国的制裁下从巴比伦的囚禁中归回。以斯拉的记录简要地展现了他们漫长旅程之后发生的事情:每群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归属,象征着上帝在重建祂子民方面的信实。在耶路撒冷-位于昔日犹大王国的南部-在圣殿里敬拜和歌唱,意义非凡。反过来,守门人则守护着圣地,确保敬拜在圣洁和敬畏中持续进行。
其意义也与更广泛的圣经叙事产生共鸣,将新近定居的群体与过去的圣约应许联系在一起。随着属灵谱系贯穿以色列数百年的历史,直至新约,这些复兴的家庭指向耶稣救赎的实现(加拉太书4:4)。上帝信实地在一座实体城市中重建祂的子民,这反映了祂更伟大的计划,即建立一个以祂为中心的属灵群体(彼得前书2:5)。尽管只有少数余民回归,但他们构成了重新敬拜的基石,引领我们期盼最终的创造者和君王。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