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西行省的总督达乃、示他波斯乃及其同僚们,尽职尽责地执行了大流士王所传的旨意(第13节),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王命的迅速而认真的回应。达乃的官方职责是监管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地区,其中包括犹大。历史上,这发生在公元前520-515年左右,即大流士王(公元前522-486年)统治时期。达乃和示他波斯乃此前曾质疑犹太人重建圣殿的权利,但在收到大流士的裁决后,他们忠实地执行了命令,没有丝毫拖延。
这一刻凸显了上帝如何常常通过世俗权威和顺服的心灵来成就祂的旨意。尽管可能面临反对,重建工作仍顺利进行。如同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的故事一样,这些经文见证了上帝感动世界领袖-无论是波斯国王还是地方长官-去成就祂的旨意,指向圣经的终极真理:耶和华掌管地上的万国。通过遵从国王的命令,达乃间接参与了上帝重建圣殿的计划,在那里,敬拜和献祭将再次荣耀祂。
犹太人的长老们借着先知哈该和易多的孙子撒迦利亚的预言,成功地完成了建造。他们遵照以色列上帝的命令以及波斯王居鲁士、大流士和亚达薛西的旨意(第14节),完成了建造。圣经强调了预言在激励社群方面所发挥的强大影响力。哈该和撒迦利亚在公元前520年左右服侍,敦促归来的被掳者完成他们已开始的任务。他们从上帝而来的信息塑造了长老们的愿景,并引导人民相信主会赐予他们成功。
这节经文也指出,波斯国王随后的命令如何与居鲁士最初的指示相一致,从而确保了项目的连续性。人们看到多位世俗统治者确认了上帝早已颁布的旨意。在此,我们见证了神圣的命令与国王的政策决策之间非凡的交织,预示着上帝通过世俗体系开展的工作最终将如何体现祂至高的权威。他们的成功不仅源于政治支持,也源于对上帝通过先知传达的话语的遵从。
他们努力的顶峰体现在:这座圣殿竣工于亚达月三日;这是大流士王在位的第六年(第15节)。亚达月通常在冬末(二月/三月),大流士在位的第六年大约是公元前516年。这个日期标志着预言的实现:耶路撒冷的第二座圣殿由从巴比伦归来的流亡者重建。
圣殿的竣工既具有宗教意义,也体现了民族认同,重建了圣约群体的敬拜。曾经四散流离的被掳之民,如今得以用实际的纪念物来纪念上帝的永恒同在-正如几个世纪后,基督的信徒将祂视为属灵圣殿的基石(以弗所书2:19-21)。这座实体建筑见证了上帝信实地修复了失去的一切,为子孙后代带来了新的希望。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