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以斯拉记 9:5-9 含义

在以斯拉记9:5-9中,以斯拉在神面前展现出深深的谦卑,撕裂衣服,反映了国家悖逆的重担。他说: “到献晚祭的时候,我便从羞辱中起来,衣服和外袍都撕裂了,我跪下,向耶和华我的神举手。” (第5节)在献晚祭-通常献祭的时间-这一举动凸显了人民所犯下罪行的严重性。以斯拉撕裂外袍,直观地表达了对集体过错的深切悲痛和悔恨。这种谦卑的表现在圣经中随处可见,上帝的子民在患难中呼求主施怜悯。

以斯拉转向上帝,并非寻求责备他人,而是心甘情愿地与他的社群产生共鸣。他展现了代祷者谦卑地认识到他们共同的责任,并呼求神圣的赦免。以斯拉跪下,向上帝伸出双手,承认最终的帮助和赦免唯有来自主。这为信徒树立了榜样:在上帝面前谦卑,才能开启通往复兴和祝福的道路。

以斯拉的敬虔姿态,正是敬虔领袖应有的。如同耶稣谦卑自己,甚至为人类的罪受苦一样,以斯拉的行为彰显了他为周围破碎之人发出的无私呼求(腓立比书2章)。谦卑的呼召是普世性的,呼召所有听到这些话语的人,将自己完全交托在神大能的手中。

以斯拉随即表达了他的羞愧,直接向上帝呼喊:“我的上帝啊,我感到惭愧和尴尬,不敢仰面见你,我的上帝!因为我们的罪孽高过我们的头顶,我们的罪恶滔天。”(第6节)这里,用“势不可挡的罪孽”来形容我们,暗示着不顺服的洪流即将淹没他们。羞愧和尴尬表明以斯拉对他那一代人任性行为所带来的冒犯有多么深切的感受。

这份忏悔指向与上帝坦诚的关系,诚实地承认罪孽是迈向洁净的第一步。以斯拉将罪恶描述为高耸入云,承认逃避罪恶是不可能的;唯有神的帮助才能将他们从悲惨的境况中拯救出来。提到罪恶感直达天庭,是为了表达他们集体罪孽的严重性。

就像后来的基督徒发现自己需要认罪一样(约翰一书1:9),以斯拉的话预示了无人能瞒过上帝的真理。准备好将一切过犯带到主面前,祈求宽恕,对于与上帝修复关系至关重要。

以斯拉继续忏悔,详述了他族人长期以来的败坏: “从我们列祖直到今日,我们常陷在大罪里。因我们的罪孽,我们和我们的君王,并祭司都交在列国之王的手中,被刀剑杀害,被掳掠,被抢夺,被公开羞辱,正如今日的光景。” (第7节)在这里,他追溯了他们世世代代的挣扎,指出反复的悖逆如何导致他们被掳和受苦。

历史上,以色列民族分裂后,最终沦陷于敌对势力的手中,沦为亚述和巴比伦等帝国的俘虏。他们的君王和祭司,也就是所谓的属灵和政治领袖,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人民因抗拒上帝的诫命而遭受羞辱。这一循环最终导致了巴比伦之囚,始于公元前605年左右,最终以波斯王居鲁士允许被掳者返回(公元前538年)而告终。

以斯拉的话语彰显了圣经的叙事:持续的悖逆带来管教,但上帝依然信实。他们从被掳的经历中认识到,忽视上帝的律法最终会导致毁灭性的后果。他们的困境警示后世子孙,切勿忽视上帝的旨意。

尽管苦难重重,以斯拉仍记念上帝的怜悯,并感叹道: “但现在耶和华我们的神暂时施恩,给我们留些逃脱的人,使我们安稳如橛子安稳他的圣所;我们的神也光照我们的眼目,使我们在受辖制之中稍有复兴。” (第8节) “暂时”一词暗示,尽管上帝的愤怒是正当的,但他仍然施恩,留了一些余民。

祂圣所中橛子的比喻,描绘了一个虽小却稳固的立足点。在古代,橛子或木桩可以牢固地固定帐篷,象征着稳定。在这里,这种稳定体现在上帝在他们中间重新的同在中。 “光照人眼,赐予复兴”的经文,表明在经历了被掳的黑暗之后,主赐予了希望和复兴的火花。

神圣怜悯的主题贯穿整本圣经。上帝始终如一地预备余民和复兴,彰显祂坚定不移的怜悯,这怜悯在耶稣身上得到了终极的彰显,祂为所有相信的人提供救恩(罗马书5章)。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信实的上帝也能为那些转向祂的人照亮医治之路。

本节的最后一节颂扬了上帝持久的慈爱: “我们是奴仆,然而在受辖制之中,我们的上帝仍不丢弃我们,在波斯王眼前向我们施慈爱,叫我们复兴,能重建我们上帝的殿,重修毁坏的,使我们在犹大和耶路撒冷有墙垣。” (第9节)百姓承认自己被奴役,却因上帝与我们同在而欢喜。

在波斯国王居鲁士、大流士以及后来的亚达薛西的统治下,归来的流亡者被允许重建圣殿并恢复他们的习俗。波斯,横跨今伊朗及其部分邻近地区的广大地区,在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左右一直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帝国。尽管生活在外族势力之下,犹太人仍然蒙恩回归家园并守护家园。这体现了上帝直接介入,以实现他的应许。

以斯拉记既强调了人民持续的仆人地位,也彰显了慈悲上帝的关怀。提到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城墙,反映了人们对重新获得安全感和身份认同的盼望。即使在令人羞愧的境遇中,上帝的“慈爱”依然闪耀,成为复兴和信守圣约的见证。

 

???? 9:1-4 ?? ← Prior Section
???? 9:10-15 ?? Next Section →
???? 18:1-6 ?? ← Prior Book
???? 1:1-3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