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耶利米书20章的最后一段,先知开始通过哀叹自己出生的那一天,展现出他极度的绝望。耶利米书20:14中强烈的措辞表明先知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愿我生的那日受咒诅!愿我母亲生我的那日不蒙福!” (14节)。耶利米生活在约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570年,约公元前627年至公元前586年在犹大南部王国传道。他肩负着向叛逆的人民传达上帝信息的重担。他表达了一种感受,那就是他的存在给他带来的痛苦多于快乐。这句话呼应了圣经中其他哀歌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提醒读者上帝的仆人有时也会在他们的使命中经历深深的悲伤。
耶利米的话语也让我们直面一个现实:即使是虔诚的信徒,也可能经历片刻的黑暗。尽管他的使命是引导犹大悔改,并警告他们即将到来的审判,但他得到的回应却很残酷,他感到孤立无援、疲惫不堪。然而,绝望的呼喊反映了人性对苦难的深刻回应,这引发了人们对那些在重担下劳作的人的同情。最终,当这样的哀叹被带到耶和华面前时,就能带来新的信靠(诗篇13篇)。
在耶利米书20:15中,耶利米的哀歌更进一步,咒诅了宣告他出生的信使: “向我父亲报喜,说‘你生了一个男孩,使他甚欢’的人,愿那人受咒诅。” (15节)虽然听起来有些极端,但这句夸张的宣告却突显了耶利米所承受的痛苦。先知想象着一个连他出生的喜悦都化为苦涩的世界,表明悲伤在此刻已完全吞噬了他的视野。
这段文字强调了耶利米对充满冲突和迫害的人生的悔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事奉充满了危险和排斥,而这些经文揭示了他内心深处渴望自己的人生境遇能够有所不同。他所经历的悲伤与那些在试炼面前感到无力的信徒产生了共鸣,这说明了失望如何扭曲曾经幸福时光的记忆。
耶利米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哀叹,将受咒诅的人比作被毁坏的城市:“愿那人像耶和华所倾覆的城邑,毫不留情地倾覆。早晨必听见哀号的声音,中午必听见喊叫的声音。” (第16节)虽然经文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些城市,但这些意象很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因神的审判而面临突然毁灭的地方。耶利米的描述描绘了一幅严峻的画面,暗示着这个人应该像那些被神的愤怒所摧毁的城市一样被毁灭。
这样的言语凸显了耶利米内心的极度动荡。他认为任何与他存在相关的人都应该遭受最叛逆之人的命运。这令人震惊地展现了绝望如何驱使一颗悲伤的心去思考最严厉的审判,也表明深重的压力可能会扭曲人们对正义和报应的看法。耶利米的话虽然严厉,但却发自他悲伤的内心深处,而非一股挥之不去的伤害欲望。
在耶利米书20:17中,耶利米表达了他那可悲的愿望,希望自己从未见过世面:“因为他没有在我未出母胎之前就杀我,免得我母亲成为我的坟墓,使我母亲的胎常怀胎意。”(17节)通过将母亲的子宫想象成他永久的安息之所,他表达了事奉中的痛苦已经掩盖了他生命中感受到的任何益处。他的呼喊揭示了应对苦难的复杂性:即使是上帝的先知也会暂时失去希望。
第17节挑战读者去认识耶利米的人性。尽管他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但他却饱受被拒绝的重压,以及灾难迫在眉睫的威胁。这突兀的语言揭示了他情感动荡的残酷现实,提醒我们,哀叹有时是灵性旅程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面对艰难的呼召或无情的苦难时。
耶利米以一个尖锐的问题结束了他的哀歌,这个问题表达了他的困惑和悲伤: “我为何出母胎,见急难愁苦,以致我的年日被羞辱呢?” (18节)他不禁纳闷,为何他离开母胎,却要面对不断的试炼、羞辱和内心的痛苦。这最后的呼喊概括了他挣扎的本质:他是上帝的先知,却遭受了那些本应听从他警告的人的羞辱、嘲笑和排斥。
耶利米书20:18与所有因上帝呼召他们去完成的艰难而感到沉重的人产生共鸣。耶利米坦率地表达了心碎,这证实了在耶和华面前公开表达悲伤并非不忠;相反,这体现了与上帝之间真诚的关系。虽然耶利米并没有从这些经文中得到直接的安慰,但更广泛的圣经叙事表明,上帝最终会通过耶利米的生命和信息来实现他对犹大民族及其子孙后代的旨意。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