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官员和民众听到耶利米的话语后,纷纷为他辩护,因为他们意识到他确实代表上帝说话。他们宣称: “这人不可死,因为他奉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名对我们说话。” (16节)此时,世俗领袖们展现了洞察力,他们直面那些想要处死耶利米的祭司,展现了一个团结的群体如何能够阻止不公正的决定。他们愿意停下来思考耶利米的信息,这与他们之前对耶利米和其他敢于传达神圣警告的先知所表现出的敌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耶路撒冷的官员发现自己身处王宫,或许身处圣殿的庭院,在那里可以宣告审判。犹大的首府耶路撒冷,坐落在该地区战略要地锡安山上。虽然领袖们最初拒绝听从耶利米的话,但现在他们敞开心扉,聆听耶和华通过耶利米发出的声音,即使这声音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审判。
耶利米书26:16提醒我们要仔细察验所听见的,并敬畏上帝的话语。耶稣也教导了类似的原则,强调辨别来自他的真实真理的重要性(马太福音7:15-20)。对于任何渴望追随上帝公义道路的社群或国家来说,敞开心扉接受指正和洞见仍然至关重要。
在官员介入后,当地一些长老站起来,向全体民众讲话(第17节)。这些长老-很可能是受人尊敬、拥有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的社区领袖-在上帝的指引下,展现了智慧,引领正义的进程。他们没有仅仅依靠道听途说,而是鼓励民众回顾过去真先知是如何被对待的。
集会者包括祭司、先知和俗人,他们都在城的管辖范围内。长老们在相互竞争的声音之间架起了桥梁,在冲突中促成了团结。他们的领导开辟了一条反思神圣历史的道路,强调了回顾上帝过去如何对待犹大,以辨别当下明智忠告的重要性。
当危机来临时,那些在信仰生活中经验最丰富的人有责任引导他人。虔诚的社区领袖能够汲取圣经和历史教训,引导人心悔改,顺服上帝的旨意。这一原则与新约的劝诫相呼应,新约敦促信徒向那些品格高尚、灵性成熟的人寻求建议(希伯来书13:7)。不幸的是,迄今为止,犹大的长老们因未能妥善牧养羊群而受到上帝的严厉斥责(耶利米书10:21)。耶利米书26:16-19中他们敞开的耳朵标志着他们走向理性的重大转折点。
长老们认清真相后,又求助于犹大另一位受人尊敬的先知: “犹大王希西家在位的时候,有摩利沙人弥迦预言,对犹大众人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锡安必被耕种像田地,耶路撒冷必变为荒场,这殿的山必像丛林的高处。’” (第18节)摩利沙是犹大西南部的一个小镇,靠近非利士人的土地。弥迦在公元前八世纪任职,警告犹大要警惕民族的罪恶和迫在眉睫的外国入侵威胁。他就是《弥迦书》的作者。
希西家在公元前715年至公元前686年统治犹大,以其宗教改革和在国家危机中殷勤寻求上帝而闻名。弥迦的信息说,如果人民不悔改,耶路撒冷将变为荒凉,这直接挑战了当时的领导人。希西家没有处死弥迦,这有力地证明了这位国王的谦卑和对耶和华的敬畏。
这段经文也强调了上帝警告跨越多个世纪的连续性。那位向弥迦发出耶路撒冷即将毁灭之言的上帝,如今正通过耶利米说话。尽管两位先知的时间相隔甚远,但他们都一致地呼吁人们真诚悔改。这种一致性告诉我们,上帝的标准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长老们最后强调了历史先例,说道: “犹大王希西家和犹大众人岂不是杀了他吗?他岂不是敬畏耶和华,恳求耶和华的恩,耶和华就后悔,不将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吗?我们却犯大罪,自取灭亡。” (第19节)他们回顾希西家对上帝的敬畏,促使他恳求耶和华,从而避免了当世的灾祸。这段记忆在耶利米的同时代人中起到了集体谦卑的号召。
通过这个例子,人们意识到,只要国家悔改,就能阻止神的审判。希西家的领导力堪称祷告代祷的典范,表明当神的子民转向祂时,祂就会宽恕灾难(约珥书2:13)。相比之下,长老们认为,坚持要处死耶利米不仅是不顺服,而且是自取灭亡-一条通往毁灭而非拯救的道路。
最终,过去的话语被召唤来指引当代人,向以色列人表明,上帝通过回归祂始终给予希望。同样的原则适用于每个民族和时代:当面对上帝信息的真理时,谦卑的认罪和真诚的悔改打开了恢复的大门。
希西家的榜样和众长老的集体智慧,激励今日的信徒牢记,即使是可怕的警告,也具有救赎的目的。在新约中,耶稣同样呼吁悔改,并应许凡凭信心回应的人,必蒙神国的祝福(马可福音1:15)。当人心愿意回转,在神恩典的庇佑下寻求和好时,神的审判绝不会是最终的判决。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