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利米在对犹大人民的预言中,开篇就宣告: “丈夫若休妻,妻离他而去,归于别人,丈夫岂能再归向她呢?那地岂不全然被玷污吗?你虽然作妓女,有许多情人,你却仍归向我。这是耶和华说的。” (第1节)这节经文以古代以色列常见的离婚律法作为醒目的象征。根据摩西律法,一旦女子离婚嫁给别人,就不可再回到前夫那里(申命记24:1-4)。耶利米的信息指出了犹大人追求众多象征偶像崇拜和属灵背叛的“情人”之后,寻求上帝恩惠的虚伪。
历史上,耶利米在公元前627-586年左右服侍,主要在犹大王国。在此期间,犹大人民背弃上帝,转而崇拜各种偶像。离婚妻子回归原主的形象意在引起人们的震惊;它强调了上帝的子民背弃他们本应遵守的圣约是多么可耻的行为。
然而,即使在这令人震惊的控诉中,这段经文也暗示了上帝持续的恩典。无论犹大国已变得多么败坏,耶和华仍然呼召他们回头。这为耶利米其余的预言奠定了基础:尽管犹大国在灵性上犯了奸淫,上帝仍然不断邀请他们悔改归正-当所有人都能通过耶稣离弃罪恶,归向祂时,这一预言最终得以实现(罗马书5:8)。
耶利米继续宣告: “你们举目向光秃的高处观看,你们在何处没有被欺压?你们在路上等候,如同阿拉伯人在旷野等候。你们以淫乱和邪恶玷污了这地。” (第2节) “光秃的高处”指的是散布在古代犹大各地的高地敬拜场所。这些高地通常位于丘陵或高山上,成为偶像崇拜的中心,举行异教仪式。
上帝的子民坐在路边,“像沙漠里的阿拉伯人”,这描绘了他们急切地等待与假神交战的机会。 “阿拉伯人”一词可能暗指等待商队的游牧商人或旅行者,但耶利米将其应用于偶像崇拜。实际上,犹大被描绘成毫无羞耻地寻求新的神祇来敬拜,而不是敬拜她真正的圣约之主。
这一地理环境至关重要,因为它展现了当时不忠的现象在犹大地是多么普遍。犹大群山环绕,本应成为上帝创造和供应的纪念地,如今却成了背叛的祭坛。耶利米用生动的比喻来描述物质污秽,以此来展现上帝选民所遭受的属灵污染。
这段经文以严厉的语气继续说道: “因此,阵雨止住,春雨不降。你却有妓女的额,不肯蒙羞。” (第3节)降雨对位于黎凡特的犹大国的农业至关重要,而该地区依赖季节性降雨。降雨的停止无疑是神不悦的明显迹象,因为人民的罪孽使他们与上帝的祝福隔绝。
在古代,旱灾通常被视为上帝的审判,意在促使人悔改(列王纪上17章)。然而,犹大的顽固却被形容为“妓女的额头”,这隐喻着他们厚颜无耻、不悔改的行为。尽管上帝已经收回了恩惠,犹大国却非但没有悔改,反而继续不忠。
然而,这场审判并非故事的终结。只要人民谦卑自抑,复兴的希望依然存在。耶利米书更广泛的信息是,即使是严重的后果,也是上帝为唤醒人心而设计的,引领他们悔改,这与祂长期以来的圣约承诺相符。
先知继续以问题斥责: “你们岂不是曾称呼我说:‘我父啊,你是我幼年的朋友吗?’” (第4节)称呼上帝为“父”暗示着以色列曾经与上帝享有的亲密关系,令人回想起以色列民族得救的早期岁月。称上帝为“我幼年的朋友”则回溯到几个世纪前(大约公元前15世纪中叶),以色列在摩西的领导下首次成为上帝的圣约子民。
耶利米挑战他的听众,让他们反思,他们如何轻率地用亲切的词语称呼耶和华,却继续犯罪。历史上,犹大许多人声称拥有属灵传统,却没有活出与其相符的生活。他们不珍惜上帝如父般的关爱,反而将其视为一种程式化的表达,希望以此作为他们不忠的借口。
耶利米书3:4表明,上帝渴望真诚的关系,而非空谈。即便如此,犹大表面上的爱并不能掩盖他们所犯下罪行的严重性。耶利米强调,人们很容易呼喊“我父”,却没有将自己的行为与上帝的旨意相符。
最后,耶利米强调了他们属灵悖逆的严重性: “难道他永远发怒?难道他恼恨到底?看哪,你们说话作恶,行事邪恶,都得逞了。” (第5节)这句反问句指出了上帝非凡的耐心,祂不轻易发怒,却对邪恶并非视而不见。虽然上帝的怜悯无边无际,但人们不能无限期地依赖它(诗篇103:8)。
在耶利米的历史背景中,即将到来的毁灭和流放很快显明,耶和华不会忽视持续不断的罪恶。巴比伦的入侵,最终在公元前586年导致耶路撒冷陷落,应验了耶利米和其他先知反复宣告的警告。尽管犹大背叛,但上帝坚定不移的品格意味着,即使是惩罚也蕴含着希望,因为耶和华仍然愿意使悔改的人复兴。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