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耶利米书7:21-26中,先知耶利米-他在公元前627-582年左右服侍犹大人民-传达了耶和华的信息,挑战了外在的敬拜形式。他开篇说道: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你们的燔祭要加在平安祭上,你们要吃肉。’” (第21节)这句话向犹大人民指出,仅仅举行仪式是空虚的。在圣经的语境中,燔祭通常留在祭坛上,完全献给上帝。在这里,耶和华实际上是告诉他们要把祭物混合起来自己吃,强调如果没有真正的顺服,这种仪式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
“你们的燔祭和平安祭,你们可以吃肉” (21节)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揭露那些只顾外表虔诚,却忽视上帝所要求的更深层虔诚之人的虚伪。上帝指出,如果他们的祭物不真诚,就不如当做普通的食物。这句话强调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无论多少宗教仪式,都无法取代上帝所要求的顺服和虔诚(以赛亚书1:11-17)。
从地理上看,这信息是传达给居住在犹大(南国)的人民的,犹大以耶路撒冷为其首都。耶利米的事工是在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的,那里有圣殿。圣殿的存在或许使人们相信上帝自然而然地与他们同在,但耶利米的预言之声却呼吁他们省察内心,弃绝空洞的敬拜。
耶和华继续解释说: “因为我领你们祖先出埃及地的那日,燔祭和平安祭的事,我并没有提说,也没有吩咐他们。” (22节)他提到出埃及-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15世纪或13世纪左右,取决于不同的学者观点-提醒我们以色列的起源,他们是一群被上帝大能拯救的圣约子民。在最初的阶段,上帝的重点并非祭祀和仪式体系,而是忠诚和关系。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重点在于信靠耶和华,在旷野中跟随祂的指引,并遵守祂的诫命。上帝明确表示,首要目标绝非仅仅是外在的献祭,而是关乎内心与公义相符,这与出埃及记19-20章中关于圣约的主题相呼应。
耶利米书7:22呼吁信徒牢记,虽然献祭是与神建立关系的一部分,但祂首先呼召的是顺服和信靠。当仪式和敬拜实践发自真诚的虔诚之心时,它们就会蒙福;否则,它们就会成为空洞的传统,无法荣耀耶和华。
接下来,耶和华宣告: “但我所吩咐他们的是这样:‘你们要听从我的话,我就作你们的神,你们要作我的子民。你们要遵行我所吩咐的一切道路,就可以得福。’” (23节)这节经文强调了立约的公式:以色列要顺服,上帝将成为他们忠实的保护者。上帝应许以色列人一切顺利,强调了顺服与祝福之间的联系。
在古代近东,圣约被视为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在此,上帝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条件:遵行祂所定的道,选民便会蒙受祂的恩惠。这个原则在整本圣经中反复出现,预示着基督后来如何呼召祂的跟随者住在祂里面,好结出果子来(约翰福音15:4-5)。
上帝的计划始终包含着对祂关系性的依赖,而非机械地遵守仪式。这种贯穿历史的圣约关系,指向一个更深层的属灵真理:真诚的虔诚是忠信敬拜的核心。
耶利米记载: “他们却不听从,不侧耳而听,竟随从自己的计谋和顽梗的恶心,向后不向前。” (24节)这幅在信仰上倒退而非进步的鲜明画面,揭示了自力更生的危险。百姓没有听从耶和华的指引,反而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导致灵性衰败。
尽管上帝已显明了一切奇妙的干预和拯救,但一种故意的悖逆仍然占据了人民的心。耶利米解释说,这种悖逆并非暂时的疏忽,而是一种顽固的姿态,导致他们背弃上帝,破坏了他们与耶和华的盟约关系。
在现代社会,倒退指的是那些偏离曾经信守的原则的人。这警示我们,当人们拒绝神呼召他们,拒绝在信心上成熟地前进时,灵性就会停滞或倒退。
先知接着提醒他们: “自从你们列祖出埃及地的那日,直到今日,我差遣我的仆人众先知到你们那里去,每日从早起来差遣他们。” (25节)上帝持续不断的伸出援手,彰显了祂的耐心和恒久忍耐的品格。祂非但没有抛弃祂的子民,反而不断地差遣先知-代表祂说话的使者。
这些先知,例如摩西、撒母耳以及其他在耶利米之前事奉的先知,都曾反复呼吁人们悔改归正。然而,人们拒绝听从这些信息,表明他们普遍无视上帝的指示(历代志下36:15-16)。
历史背景表明,耶利米是众多先知之一,他们警告犹大人,如果他们继续不忠,审判即将来临。尽管几个世纪以来不断发出警告,但许多犹大人仍然心硬。
最后,耶利米哀叹道: “他们却不听从我,不侧耳而听,竟硬着颈项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 (26节)先知在此强调,世世代代以来,对罪的容忍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每一波不忠的浪潮都建立在前一波的基础上,这使得耶利米宣称,他们所行的恶比前几代还要多。
“硬着颈项”这个短语指的是顽梗的牛抗拒轭-这恰好比喻那些拒绝顺服上帝指引的人。这节经文警示我们,不悔改的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
然而,即使在这严峻的考验中,上帝的品格依然坚定不移。圣经中的警告常常包含着悔改的邀请和复兴的盼望,呼应着这样的主题:只要人们听从并回头,圣约的祝福就会再次涌流。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