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约伯记38:12-15中,上帝继续对约伯进行“训练”,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创造的理解是多么匮乏——这里指的是太阳的运行轨道。约伯曾请求上帝听他倾诉,以便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期望上帝会因此改变祂的旨意(约伯记23:3-7)。然而,上帝却向约伯表明,情况恰恰相反:约伯需要更多地了解上帝的视角。上帝问道: “你一生可曾命令晨光,使黎明知道它的位置呢?” (第12节)
上帝借用晨曦的意象,指出一个每日必定发生的现象,强调约伯无力掌控自然规律。太阳每日升起。上帝想知道,约伯一生中是否曾参与过这一日常事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太阳每日升起,实乃奇迹。我们习以为常,恰恰证明了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是多么匮乏,以及造物主的信实何等伟大。
耶和华进一步描述了日出,问约伯能否使黎明升起,使黎明临到地极,使恶人从地上被震落(第13节)。
“它必能扎根”这句话翻译自希伯来语单词“ahaz”。其含义是充满,延伸至边缘。当太阳升起时,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躲避它的光芒。恶人依靠黑暗来壮大。当太阳升起时,他们被从黑暗中唤醒,被迫进入光明,无论他们是否愿意。这是因为上帝的安排使太阳的升起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而约伯一生都无法掌控这一切。
接下来,上帝描述了太阳升起时,世界如何像印章下的泥土一样改变;它们像衣服一样显现出来(第 14 节)。
在古代文化中,人们使用印章在黏土或蜡上留下独特的印记。这就像签名一样,通过在黏土上留下印记来表明所有权或统治权。在这里,它传达了上帝的曙光每日重塑大地的理念。正如新铸造的印章能改变一块空白的黏土,晨光也照亮大地,展现出上帝设计的形状、色彩和边界。由此,这也可以被视为上帝在提醒我们每个人,祂拥有创造万物的力量和统治权。
在上帝与约伯的对话中,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上帝向祂最喜爱的人约伯传达的主要信息是:祂不仅创造了万物,而且每天都在掌管万物的运行。对于一位智慧超群的人类来说,约伯应该能够明白,上帝并不需要他的视角来理解祂所做的一切,祂总能成就至善。经文中的“它们显现出来,如同衣服”似乎是指大地在晨光中如同衣裳般出现在一位刚从更衣室走出来的人身上。其寓意似乎是,上帝每天都在为大地披上衣裳,如同母亲为新生儿穿衣一般。
最后,耶和华在对约伯的审判中,以宣告“恶人的光必被遮蔽,他们高举的膀臂必被折断” (15节)来结束这一部分。在这里,神将义人在光明中的生活与恶人所处的黑暗形成对比。高举的膀臂象征着作恶者对神的骄傲和蔑视。神折断了恶人的膀臂,挫败了他们的邪恶势力。正如神在黎明带来光明,祂也用祂公义的光辉洁净大地。
这凸显了祂对公义的坚定承诺。邪恶或许会一时得势,但最终每个人都将面临神的审判(罗马书 2:5-6)。虽然在我们看来,神似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拨乱反正,但对祂而言,千年如一日,最终神必将复兴大地(彼得后书 3:9,13)。
这也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上帝都知道谁在做什么。祂知道谁是义人,谁是恶人。祂不需要任何人告诉祂;祂全知全能。上帝不断地向约伯(也向我们)强调这一点:祂早已了解我们的视角;我们需要的是祂的视角,即一位无限全知、充满慈爱、至善至美的上帝的视角。
从更广泛的圣经背景来看,这段经文预示着上帝亲自提供的光明和指引,最终差遣耶稣基督来到世上成为世上的光(参见约翰福音 1:4-5)。
耶稣在起初就存在,创造了万物,并且以人的身份来到世上,照亮了笼罩在黑暗中的世界。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