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希米记 8:9-12 开头写道: “省长尼希米和作祭司兼文士的以斯拉,并教训百姓的利未人,对众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因为众民听见律法上的话就都哭了。” (第 9 节)这里我们看到,公元前 445 年左右,百姓从流放之地归来后,聚集在犹大的中心城市耶路撒冷聆听神的话语。尼希米是波斯帝国任命的领袖,负责监督这座城市的修复工作;而以斯拉是一位活跃于公元前 5 世纪末的祭司兼文士,他向会众宣读律法。他们的角色对于引导社区敬拜和顺服至关重要。
人们最初的反应是悲伤,这从他们听到圣经时哭泣可以看出。这种反应反映出他们深信不疑,并意识到自己偏离了上帝很久以前赐下的诫命,这些诫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中叶通过摩西建立的圣约框架。这种哀悼凸显了上帝话语穿透人心的力量。
然而,尼希米提醒他们,这一天是为耶和华而设的。在以色列传统中,圣日以崇敬和庄严为特征,但也常常强调上帝的仁慈怜悯。“停止哭泣”的呼吁表明,虽然悔改至关重要,但他们受邀进入上帝面前的庆祝场所。
然后他对他们说:“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第10节)这句话体现了尼希米鼓励人们切实地表达对群体的关爱。分享食物强调了团结和慷慨的重要性。帮助那些没有预备的人体现了上帝一贯倡导的怜悯精神(参见保罗在哥林多后书9:7等经文中对慷慨的劝诫)。
第10节也强调,神的喜乐是属灵力量的终极源泉。在那些归回的被掳者挣扎着重建生活的时期,这提醒引导他们远离绝望,教导他们将力量根植于主扶持的喜乐。当他们彼此欢庆时,他们宣告神的恩典如何胜过他们的挫折。
他们的庆祝活动并非仅仅是放纵的行为,而是对主通过他们的回归和复兴所成就的一切表达忠诚的感激。这一原则在圣经的叙述中回荡:最伟大的庆祝活动源于对上帝救赎大能和仁慈的认可。
利未人肩负着教导和引导敬拜的重任,他们向百姓提供安慰和劝告,以温柔的圣洁提醒抚慰他们的心。于是利未人安抚众民,说:“今日是圣日,你们要安静,不要忧愁” (第11节)。这彰显了利未人的重要事工。利未人是祭司支派,约在公元前19至18世纪,是雅各的第三个儿子利未的后裔。这项教导,即在耶和华面前保持安静,与承认神圣反思和敬畏时刻的悠久传统相符(出埃及记14:13-14)。群体需要从悲伤过渡到反思的宁静,相信上帝会以慈悲的圣洁而非谴责来对待他们。
利未人敦促会众不要悲伤,强调了他们共同的呼召,要将焦点从愧疚转向感恩。他们的声音带来了安定,使众人扎根于真理:上帝的圣化将悲伤转化为有目的的敬拜。
现在来看看他们聆听并接受上帝律法的结果。众人都去吃喝,分送食物,并庆祝盛大的节日,因为他们明白所传给他们的话(第12节)。明白之后,他们就欢喜地行动起来。保罗在罗马书2:13中说:“原来在神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 尼希米在场的众人通过分发食物,彼此关爱,彼此扶持,成为他们刚刚听到的律法的践行者。这体现了律法的核心:爱人如己(利未记19:18,马太福音19:19,马可福音12:31,加拉太书5:14,雅各书2:8)。
在耶路撒冷庆祝盛大的节日,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劳作的负担,也标志着重新立志全心全意追随上帝。这座城市在公元前六世纪初巴比伦征服期间遭受了毁灭,如今却充满了源于内在转变的充满希望的活力。阅读和教导上帝的话语不仅带来了合一,也带来了共同的喜乐。
最终,他们新的领悟带来了喜乐。他们认识到,正确的圣经知识会引导人们自愿服侍,并由衷赞美。怀着感恩之心参加圣节,人们最初的哭泣逐渐被因主永恒的怜悯而欢欣的喜悦所取代。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