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使徒行传 23:31-35 中,保罗安全地从耶路撒冷被送往凯撒利亚,并因此摆脱了暗杀他的阴谋。
我们之前看到,那些想要置保罗于死地的犹太人曾发誓要绝食,直到杀死保罗为止(使徒行传23:12)。他们的计划是,祭司长们向罗马千夫长撒谎,说他们想再次审判保罗。当保罗即将从罗马军营转移到议会大厅时,犹太刺客就会袭击保罗。
保罗的侄子将这次伏击告知了罗马将军,于是将军克劳狄·吕西亚召集了一小队军队保护保罗,并连夜将他带出耶路撒冷。将军写信给总督腓力斯,解释了情况,以便腓力斯了解必要的背景信息,以便在凯撒利亚主持对保罗的审判,让他远离耶路撒冷刺客的刀剑。
克劳狄·吕西亚秘密将保罗调出城的计划是这样实施的:
于是兵丁遵着所吩咐的,连夜将保罗带到安提帕底。第二天,留下马兵护送,自己回营楼去了(第 31-32 节)。
护送保罗的士兵和骑兵当天就集合完毕,“预备二百步兵,到夜里九点钟……七十名马兵,二百名长枪兵”(23节)。“夜里九点钟”指的是晚上九点钟。这些士兵遵照命令(意味着他们服从了所接到的命令),安全地将保罗带出耶路撒冷,并连夜穿过犹大的山丘,进入地中海附近的沿海平原。
这支由四百七十名罗马士兵组成的部队连夜将保罗带到了安提帕底。安提帕底是耶路撒冷西北约三十英里的一个小镇。士兵们显然在夜间到达安提帕底,沿途没有停留。
我们可以推测,除了有充分的理由让保罗逃离耶路撒冷的暗杀阴谋之外,指挥官可能还将此视为一个训练机会,以保持士兵的状态。
据一些资料记载,罗马士兵的训练目标是能够在五小时内行军约二十英里。历史学家约瑟夫斯指出,罗马士兵“从未在训练中休战”,“他们的和平演习并不比真正的战争轻松”。他还说,“他们不会因疲劳而精疲力竭”(约瑟夫斯, 《犹太战记》 ,第三卷,第五章第一节)。
虽然正常的每日行军距离约为二十英里,但行军结束时,士兵们需要修建防御工事。这意味着,鉴于军团士兵(罗马士兵)只需行军,他们很可能能够按照正常的训练计划,在夜间完成三十英里的行军,前往安提帕茨。
他们本应能在早晨到达。我们得知,第二天,军团士兵留下骑兵护送保罗,步兵则返回耶路撒冷的军营,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第二天。第二天可能指的是他们到达后的第二天,士兵们在安提帕底斯停留了一天一夜,然后返回。然而,经文似乎写道,第二天指的是士兵们将保罗带到安提帕底斯的那天晚上之后的第二天。路加或许加入这个细节是为了表达他对罗马士兵坚韧不拔的敬意。
经文没有提到士兵们第二天是否一路返回耶路撒冷。他们可能在途中稍事休息。但我们可以推断,这位将军急于尽快恢复全军,这是有充分理由的。他可能一直等到步兵返回后才告诉犹太人,新的审判地点在凯撒利亚。
目的是将囚犯保罗带离耶路撒冷,以确保他的安全和耶路撒冷的和平。在《安提帕底斯》中,保罗的旅程暂停,大概是为了休息。步兵已经离开,留下骑兵护送保罗,他们返回了营房。他们返回的营房很可能指的是安东尼亚堡垒,这是耶路撒冷圣殿建筑群内的一座塔楼,保罗被囚禁期间,他们可能就在那里关押他。
保罗在七十名罗马骑兵的护送下安全抵达安提帕底后,他的生命威胁和耶路撒冷发生暴乱的威胁都大大减少了。只剩下七十名骑兵陪伴保罗,护送他一路前往凯撒利亚。
凯撒利亚位于犹地亚的地中海沿岸。凯撒利亚由大希律王(耶稣诞生时在位-马太福音2:1)修建而成,是一座宏伟的城市,并以凯撒的名字命名,以奉承这位皇帝。罗马的犹地亚总督们更愿意在凯撒利亚居住和统治,而不是在犹太人的实际首都耶路撒冷。
凯撒利亚距离安提帕底斯大约三十英里。这是一座罗马风格的城市,配备了罗马式的便利设施。宫殿就在海边,可以享受凉爽的海风。凯撒利亚有一个巧妙建造的人工港口,方便航运和商业活动。
城里还有一座赛马场(跑马场)和一座娱乐竞技场。必要时,这里可以乘船快速返回意大利。对于罗马总督来说,凯撒利亚比耶路撒冷更熟悉、更舒适,尤其是在气候温暖的月份。圣灵就是在凯撒利亚首次赐给外邦人的(使徒行传 10:44-45)。
保罗和他的其余护卫队(七十名骑兵)现在覆盖了从安提帕特里斯到凯撒利亚以北剩余的近三十英里:
他们来到凯撒利亚,将信交给总督,同时也把保罗介绍给他(第 33 节)。
将保罗从危机四伏的耶路撒冷安全送至安全的凯撒利亚的任务如今已完成。刺杀保罗的誓言落空了。路加写道:“这些人(指保罗和七十名罗马骑兵)来到凯撒利亚后,将罗马千夫长的信(使徒行传23:25)交给了总督腓力斯。同时,他们也把保罗引到腓力斯面前。”
总督菲利克斯 (Felix) 认为指挥官克劳狄乌斯·莱西亚斯 (Claudius Lysias) 的提议是可以接受的:
他读完信后,问他是哪个省的人,得知他是基利家人后,就说:“等你的控告者来到,我再审问你”,并下令将他关押在希律的衙门里(第 34-35 节)。
腓力斯读了信,现在知道了保罗是谁,以及他为什么被带到他面前。腓力斯问保罗来自哪个省。他问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克劳狄·吕西亚在信中提到保罗是罗马公民(使徒行传23:27),所以腓力斯自然想知道保罗来自哪里。保罗回答说他来自基利家省,位于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
当腓力斯得知保罗来自基利家时,这显然有助于他决定是否同意主持保罗与原告之间的审判。如果保罗是来自犹地亚或撒马利亚的非罗马犹太人,腓力斯可能不会同意这样的安排。在腓力斯任职期间,他对犹太人残酷无情,剥削成性。
多年前,在亚该亚省(今希腊),哥林多的犹太人试图在总督迦流面前控告保罗。但迦流驳回了此事,声称他无意审理犹太人之间的宗教辩论,只有在他们被指控谋杀或偷窃时才会受理(使徒行传 18:14-15)。
在犹大这里,保罗也被“控告,关于[犹太]律法的问题,却不该被处死或监禁”(第29节)。腓力斯似乎倾向于给保罗一个听证会,因为有人密谋杀害他,而且他是罗马公民,来自罗马的西里西亚行省。作为总督,腓力斯处理过几起不同的叛乱(其中一次据称是他煽动起来并从中获利的-塔西佗。 《编年史》12.54)。我们还在下一章中了解到,他正在向保罗索要贿赂(使徒行传24:26)。
保罗的控告者抵达凯撒利亚后,听证会也将举行。公会(犹太议会)中的一些精英-保罗的控告者-很可能刚刚得知保罗的新行踪。他们曾参与策划将保罗从耶路撒冷的罗马军营带下来,在公会面前接受第二次审判,其真实意图是让四十多名同谋者伏击保罗,将其杀害。如今,罗马千夫长智胜了他们,通知他们“审判地点变更”。
至此,控告保罗的人已经得知罗马人已将保罗一路押送到海岸,进一步的审讯将由罗马总督监督。五天后,大祭司亚拿尼亚将亲自前来控告保罗,同行的还有一群犹太长老和律法师帖土罗(使徒行传 24:1)。
与此同时,腓力斯下令将保罗囚禁在希律总督府。希律总督府(总部)是大希律为自己建造的宫殿,之后的罗马总督在任期间都住在这里。这是一座宏伟奢华的宫殿,拥有一个奥林匹克标准的游泳池。
保罗作为罗马公民,似乎受到了相当优厚的待遇,被关押在皇宫监狱,而不是凯撒利亚的普通监狱。他在凯撒利亚待了两年,经常受邀与腓力斯交谈,还有一次还被邀请与亚基帕二世国王会面。最终,他发现自己在这里也无法获得公正的审判,于是上诉至凯撒,踏上了期待已久的罗马之旅。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